查看原文
其他

冯小刚:赚钱的目的是拍自己喜欢的电影,折了也不用愧对金主

2016-08-25 朱柳笛 财经天下传媒
很多年前,冯小刚觉得自己是中国电影丛林里一个饥饿的掠食者。他有很多想拍的东西,一口气都给它拍了。像为了生存、跑得飞快的野兽。这种惊人的速度后来让他失掉对电影的热情。现在他放慢脚步。“要重新找一些喜欢拍的东西。在满足观众的同时,也满足满足自己。”即便是三年一出戏,不急。


文|朱柳笛


“一块表走得不准,它每一秒都是错的”

4月份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办到今年是第6届,来的大师里,有中国影迷能迅速识别的多纳托雷,《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美丽传说》的导演。
正值春天,冯小刚和他一道坐在有竹子点缀的中式房间里,突然发问:“对潮流这玩意儿怎么看?”
没人能否认,作为中国最有票房号召力、也是最受争议的导演之一,冯小刚的电影在特定时期也代表着某种潮流,观众的喜好一度是他再熟悉不过的日常,总能把着脉搏。
不论是当年获得中国内地年度票房排行榜冠军的《不见不散》,还是斩获2.6亿的《集结号》,以及再次刷新纪录的《唐山大地震》,贺岁、战争,或者灾难,都是包裹着冯氏电影游刃有余地穿梭在中国市场的一层外壳而已——直到《一九四二》,它只有惨淡的3.7亿。



▲ 冯小刚是圈内公认的劳模。从1993年的《北京人在纽约》开始,保持平均1至2年拿出一部质量稳定的电视剧或电影的节奏。


“如果一块表走得不准,那它每一秒都是错的,但如果这表停了,那它起码每天有两次是对的。”面对冯小刚的提问,多纳托雷给出一个颇有哲学意味的答案。


听起来简直像冯小刚3年前给自己展开一个漫长假期的隐喻。


他是圈内公认的劳模。从1993年的《北京人在纽约》开始,保持平均1至2年拿出一部质量稳定的电视剧或电影的节奏。
2013年拍摄的《私人订制》,算是还了华谊兄弟投资《一九四二》的债。这之后,冯小刚的“表”一下停了3年。
他跑到洛杉矶去发呆、画画。就坐在7月的院子里,套一件衣服,陪在家人身边,不咸不淡地说话。寂寞了,约三两闲人吃饺子喝酒,一天就沒了。
至于画画,最大的好处是自由。“不需要谁同意也不需要谁投资更不需要谁买单。随心所欲不拘一格想起一出是一出爱谁谁谁谁谁。”他用了一串不歇气儿的字符在微博里感叹。
其实哪里算真正的休息,这期间,他又监制了两部,还主演了一部《老炮儿》,轻松拿了金马奖影帝,以及以金立手机代言人的身份,和余文乐合作了一部商业广告《手机芯战》——只是坚决不拍电影了。



▲ 即使是给自己放假,冯小刚还是没法彻底闲着。不仅监制了两部电影,还主演了一部《老炮儿》,并凭借该片拿了金马奖影帝。


这种坚决来自于拍了太多年的疲劳感。他觉得拍电影应该是有感而发的一个事:“你要把它当成是必须要拍,动作就会变形。”所以,创作这事儿不能变成一个任务,他希望是更从容地、甚至需要往后退几步,再培养自己对电影的感情。
直到今天,即便是什么也不做地待在家里,冯小刚依然每天都能收到数不清的剧本:“我都在看,但往往都不值得拍。”
钱不少。到了这个阶段,物质也不是什么困扰他的人生命题了。冯小刚吃不了任何有荤腥味儿的大餐,最喜欢炸酱面、饺子和西红柿炒鸡蛋,还包括剩菜里的葱段蒜瓣,因为入味,香。抽烟也朴素,十块钱一盒的中南海。听起来是像一个落魄中年男人的食谱。
中年男人冯小刚已经58岁了。“像我这个年龄,不是要拍更多的电影,是要拍值得拍的电影。”右手食指和中指掐着香烟,他慢条斯理地说。



“你说,人心呢?”

什么是冯小刚觉得值得拍的电影?
最近打动他的是意大利导演保罗·格诺维瑟的作品《完美陌生人》——7位多年好友聚在一起吃晚餐,忽然决定与在场的每一位共享自己手机上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的内容。许多秘密因此展开,7人的关系也开始发生波动。
“电影的内核是非常大的,直指人心。这样的电影,我挺喜欢的。”这些年,冯小刚越来越频繁地提到这个词:人心。
“你说,人心呢?”他叫嚷着,“我觉得现在好多电影,看起来很时尚,好像和时代同步,但实际上,它跟我们的社会人心没发生关系。你看完这些电影,能说说多了解中国社会什么样吗?看不出来。把生活美化得很厉害。”
一定要和“人心”发生点联系,成了他拍电影的一种标准。
拍完《手机芯战》,他开始认真构思《手机2》的剧本,甚至在工作室发起一个“先锋试验”:让5个年轻人停掉手机的互联网功能,只使用基本的电话和短信。



▲ 冯小刚在享受着技术革命带给人类生活的改变,比如手机。但回到拍电影,他最关注的是“控制”带给“人心”的变化。


拍《手机》的时候,其中一款海报把手机做成手雷的样子时,冯小刚已经预见到这件小东西对人产生的影响。当然,还不至于像今天一样深刻进入我们的生活。至少在他喊“你能不能不用手机”的时候,很多演员还能轻而易举地做到。
但这一次试验,焦虑升级了。工作室里,有人因为不能使用手机导航,开车时找不到回家的路;也有人不带钱包,支付功能停掉后,连一个羊肉串也买不了。
“手机开始全面控制你。它分量不重,轻而易举地能从窗户这扔出去。但它就像粘在你手上一样,扔不出去,也没有决心扔出去。”当然,手机粘在手上的,也包括他本人。


冯小刚在享受着技术革命带给人类生活的改变,但回到拍电影,他最关注的是“控制”带给“人心”的变化,如果把这个命题具象化,是冯小刚想要捕捉现实题材的欲望,以及拿思想去丈量世界的尺度。
一旦涉及到这些标准,他是不可以妥协的。
“如果三十岁我可以妥协,退而求其次,因为来日方长;但我已经快六十岁了,借社会新闻里经常使用的一句话,‘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我就不愿意妥协了,因为时间无多。赚钱的目的是拍自己喜欢的电影,折了也不用愧对金主。”这是他在洛杉矶长时间发呆时暗下的决心。
搭档20多年的好友刘震云称“人心”其实就是冯小刚的赤子之心,说白了,相信生活里虚无缥缈的东西。他甚至使用了一个曼妙的比喻:“导演有很多想法都是出人意料的。虽然年事已高,但跟同龄人相比,神经末梢上接触的是青春的花朵。”



“我他妈就是拍圆的,没道理”

除了挑选范冰冰为《我不是潘金莲》的女主角,冯小刚出人意料的想法还包括拿圆形画面构图去拍摄这部电影。
如果读完刘震云的原作,听起来让人浮想的名字会立刻变的沉重——农妇李雪莲为自证不是“潘金莲”而四处告状,从而引发一连串人命运改变,是极具现实感的荒诞故事。
关于李雪莲角色的选择,冯小刚会变换着跟刘震云商量。一次在河南的时候,冯小刚跟他打电话,说范冰冰来演是最合适的。
“理由是,反差非常大,如果反差大,她就有可能在反差的缝隙里最有创造性的塑造一个特别好的形象。”刘震云回忆说,他接受了这一次的建议。
等到第二次,建议是“拍圆的”。
冯小刚觉得这个故事很荒诞,很中国,只有中国才能发生这样的事:“这个圆的画面很像元宋时期的文人画。再加上乡镇,古镇,很有古意。”
刘震云心里直嘀咕:“这个老头是不是走的太远了一些。”



▲ 冯小刚觉得这个故事很荒诞,很中国,因此选择元宋时期文人画特有的圆形构图来表现。但这遭到整个创作团队的反对。


第二个建议遭受了包括刘震云、王中磊在内的整个创作团队的围攻,包括好友张国立。除了摄影师站在冯小刚这一边,剩下的一个没有。
“这是一个挺冒险的事,因为电影这样一个方形,100年来没有变。本来拍这样的题材,面临的困难特别多,你还突然要在审美上改变所有观影人的习惯,我觉得刘震云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张国立说。
这期间,刘震云甚至发动了一场“婺源政变”来抵抗圆形构图。其实是一个夜晚的酒局,众人纷纷劝说下,冯小刚发了大火,最后佯装喝醉,摔门而去。
他回忆起当时的怒气:“我不想再解释这事了。没他妈道理,我就想拍圆的,不行吗?你们丫谁不想投资,你们丫就别投,我自己投资。”
刘震云嘲笑他:“自己说不圆,摔门有什么用啊?”
最后的结果是,刘震云想通了圆形构图的表达:“虽然有限制,但所有的创新,都必须是在有限制的情况下才能做出来。”
与其说想通,更像是好友对冯小刚个性和理想的一种妥协。电影拍完后的定档发布会上,他当着冯小刚的面,表达了这一层隐藏的原因:“小刚有一个特点,他认准的事情,他一定会做下去。可能不会说,但事实上反驳你,并不听你的。”



饭好不怕晚,茶吃后来酽

冯小刚拧巴,对很多事物有自己的要求。
《我不是潘金莲》拍摄前,他对范冰冰说,这角色不讨好也不要搏同情,不能往漂亮化妆,没有特写和近景,拍的戏可能有一半要剪掉,失败的风险也很大,拍摄预计三个月不能请假,每场戏需要事先排练,也没有预算付高片酬,拍摄完成前不会有媒体探班和宣传。
“你接受吗?”他问。对方沒有片刻的迟疑,爽快的回答说:“行!”
等到了婺源的古镇,身着剧组提供的农妇衣裳的范冰冰,怎么看都缺点感觉。冯小刚让人在田间地头收了农民真正穿的衣裳回来,让范冰冰换上,才觉得找到了他要的那个感觉:“哎,对了。”
这些要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圈子里对冯小刚公认的第一印象:严苛,有时候会暴戾,周围的人很怕他。



▲ 58岁点冯小刚说,像他这个年龄,不是要拍更多的电影,是要拍值得拍的电影。


在前往剧组前,演员张译的想象就是如此,他甚至一度以为所有人可能会在异常紧张、大气不敢出的氛围当中进行创作。
第一天拍戏,整个过程中,冯小刚一个字都没跟他说。“我以为他放弃了我,今天这场戏完了,我可能听到‘请你离开’,换个演员。”张译形容心里的惶恐。
当天晚上,这场戏拍完,冯小刚让人通知他一起吃饭,他的想法是:可能是送别宴席。
去了,冯小刚兴致很高,挨个敬酒,压根不提拍摄。实在忍不住了,张译吐出一段话:“这戏超出了我有限的拍摄经验,您怎么不在现场辅导和纠正?平时在片场,导演就是演员的一面镜子。”
冯小刚乐了:“如果你有问题,我自然要说;如果你没有问题,我为什么要说呢?”
12年后,再度合作的范冰冰评价冯小刚变得温暖了,但他自己觉得并不是。
“那个时候遇到问题,你就会很着急焦虑,但现在因为你拍得多了,经验多了,现在你都知道,马上能找到解决办法。”他解释说。



▲ 尽管票房并不如意,但为之倾注了太多心血的《一九四二》,仍是冯小刚自己拍摄的最喜欢的几部电影之一。


攒足了经验的冯小刚谈起他自己拍摄的最喜欢的几部电影,其中就包括《一九四二》。为了拍摄“改编成电影难以想象”的《一九四二》,当时他和刘震云决心先从最笨的方法做起——去河南、重庆采访。着急,拍了三个月,风里土里,渐渐觉得度日如年。
但现在,冯小刚越来越不着急了。他花三年时间让自己重新对电影积累热情,等《我不是潘金莲》拍成了,他在微博里写道:“三年一出戏,不急。饭好不怕晚,茶吃后来酽。”


-End-


点击关键词可查看历史文章

李丰陆琪在线教育闲置交易平台波罗蜜张振栋傅园慧果壳网姬十三窦唯张楚超模吉赛尔Blued奥运颜强乐刻盛开体育悦跑圈城市传奇Keep滴滴优步洪泰基金王健林造物节链家OS'Car郑钧姚劲波国产奶粉新造车大潮分答Kindle电商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古永锵凡客程维跨境电商汽车电商江湖贾跃亭如家荣耀出国看病段子手老炮儿解密网红互联网殡葬业华兴凶猛枭雄张旭豪黄渤移动支付阿里年货节滚石华为联想手机风云周其仁异想大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